会议地点

当前位置:主页 > cn > 会议地点


巴厘岛
 
由于巴厘岛万种风情,景物甚为绮丽。因此,它还享有多种别称,如“神明之岛”、“恶魔之岛”、“罗曼斯岛”、“绮丽之岛”、“天堂之岛”、“魔幻之岛”、“花之岛”等。
2015年美国著名旅游杂志《旅游+休闲》的一项调查结果把印尼巴厘岛评为世界上最佳的岛屿之一。
 
地理环境
巴厘岛(Bali)是印度尼西亚岛屿,位于小巽他群岛西端,大致呈菱形,主轴为东西走向。面积约5620㎞²,人口约315万人。地势东高西低,山脉横贯,有10余座火山锥,东部的阿贡火山海拔3142米,是全岛最高峰。日照充足,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,干季约6个月。经济发达,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,居全国第二位。居民主要是巴厘人,信奉印度教,以庙宇建筑、雕刻、绘画、音乐、纺织、歌舞和风景闻名于世,为世界旅游圣地之一。
 
历史沿革
巴厘岛人是由多种南岛移民以及约公元前2500年的史前时代混血所组成。大约在公元前300年时的青铜器时代,巴厘岛已有非常进步的文化;仍在使用的农田灌溉组织(Subak),和灌溉系统就是沿袭自当时。一直到20世纪初,荷兰人决定征服该岛,巴厘岛土著在抗争无效之后,选择大规模集体自杀,1906年登巴萨王室贵族几乎全部自杀于荷兰军队面前(登巴萨市政广场的纪念碑即是纪念此事件)。自杀事件经新闻传到欧洲后引发震动,迫使殖民者实行较人道的统治,巴厘岛的传统文化特色也由此能够保持下来。
 
社会经济

巴厘岛的经济以农业为主,盛产稻米、玉米、椰子和咖啡。农业生产多以集体合作形式进行。旅游业是面积5000平方公里的巴厘岛的支柱产业,每年创造的产值占全印尼旅游业的1/4,GDP的1%-1.5%。2002年10月巴厘岛发生大爆炸,导致200多人死亡,使巴厘岛旅游业遭受重创。如今的巴厘岛旅游业正在复苏,接待外国游客13.1万人次,超过2002年爆炸前的13万人次。
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,也印尼旅游业的领头雁,连续几年占印尼旅游收入的45%,巴厘当地居民的80%都从事旅游业。据资料统计,每年来巴厘岛的外国游客总数达300多万人次,酒店的住房率平均达到90%。巴厘岛的外国游客曾经以澳大利亚、日本和欧美人为主,但自2006年起,中国游客数量已占据外国游客总数的四分之一。北京、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来巴厘岛的游客逐渐增多,每逢春节以及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黄金周,甚至有京、沪两地游客包机到巴厘岛旅游。为此,巴厘旅游业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加以开发。酒店业是中国游客增多的直接受益者。
 
地方特产
土地垦殖率65%以上,出产稻米、玉米、木薯、椰子、咖啡、烟叶、花生、甘蓝、洋葱、水果与棕油等。牛奶、咖啡与椰干为主要出口产品。巴厘岛东侧的龙目海峡是亚澳两大陆一部分典型动物的分界线,在生物学上有特殊意义。

旅游景点
 
海神庙
 

乌布王宫

 

库塔海滩

乌鲁瓦图断崖
 

重要日期

会议报到:2018年8月9日
会议时间:2018年8月10日-12日

组织机构

主办单位
郑州圆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亚洲应用数学与工程学会

2018年第二届环境与灾害国际学术会议 版权所有